去年底美國科技業開始裁員,這股裁員潮不僅蔓延到傳統產業,也延燒到台灣。
我認識的幾個朋友跟公司都開始裁員,在面對員工受到的不公待遇時,我也寫了一篇如果我被裁員…的文章,提醒被裁員的員工要記得爭取自己的權益。
在一連串的討論中,有人問我,為什麼公司要裁員?裁員對公司真的有好處嗎?短時間內付出大量的資遣費,公司的營運就會轉好嗎?這些高層的腦袋在想什麼?
本文試著從公司的角度來談談裁員這件事…
ChatGPT 給的答案
現在遇到一個問題,你可以先參考 ChatGPT 的意見,以下是它的回答。
公司可能會因為多種原因而決定裁員,其中一些原因可能包括:
- 成本控制:當公司處於困難時期,可能需要縮減開支以保持競爭力和生存能力。裁員可以減少薪資和人力成本,從而降低公司的營運成本。
- 組織重組:當公司進行組織調整時,可能需要調整員工結構以應對市場變化。這可能涉及到裁減冗餘部門或職位,以便更有效地運作。
- 業務重心轉移:當公司轉移業務重心時,可能需要釋放一些員工以應對新的業務需求。例如,公司可能會從傳統的實體店鋪轉向線上銷售,這就可能需要減少店鋪人力以增加線上資源。
雖然裁員可能有助於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但它也可能對員工和公司造成負面影響。裁員可能導致員工士氣低落,失去信心,影響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此外,裁員也可能影響公司的聲譽和品牌形象,尤其是當它被視為不公平或缺乏社會責任感時。因此,公司應該慎重考慮是否裁員,並盡可能尋找其他選項來應對挑戰。
四平八穩的回答,沒有太大問題。
多數公司都是遇到經營困難,不得不裁員來減少營運成本。當然也有組織重組的問題,例如公司之間的併購 (像前幾個星期 UBS 併購 Credit Suisse),或者多個部門必須整合 (例如某大廠關閉不同國家的辦公室,整合成一個東南亞辦公室);也有業務重心轉移的情況,例如 Disney 可能減緩串流影音平台的投資,轉而專注電影、遊樂園及既有的 IP。
但是,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公司必須為裁員付出一大筆錢,這樣真的能節省營運成本嗎?
裁員產生的費用
我們先來看看裁員可能產生的各種費用
- 資遣費:台灣的規定是 [平均月薪乘以 0.5*N] (N 是你的服務年資),上限是六個月薪資
我查到的資料:
德國跟法國資遣費最高
中國大陸似乎是 薪資 * N
美國基本上沒有資遣費
- 2. 預告工資,也就是資遣要有預告期,預告期內照常支薪
- 3. 謀職假:預告期間內,每週可以申請兩天的謀職假
- 4. 各種特休假折換成現金
以上是台灣勞基法的規定,在資遣員工時,公司必須一次性付出的費用。
至於失業補助,那是「非自願離職」的員工在被資遣時,從勞工保險裡請領的補助,是投保薪資的六成,且最多可以申請六個月 (年紀在 45 歲以上最多可以申請九個月)。
讓我們假設一個月薪五萬元、工作六年的 36 歲員工被資遣了,公司該付出多少費用呢?
- 資遣費:0.5 * 6 * 50,000 = 150,000 (應該使用過去六個月的平均月薪,意即如果你過去六個月有領其他獎金,理論上平均月薪會更高,但我們就用 50,000 來簡化計算)
- 預告工資:三十天薪資,約 50,000 元
- 謀職假:大約八天的謀職假,50,000 * 8 / 30 = 13,333 (除以 30 或 22 依各公司規定)
- 特休假,我們把第三點湊成整數好了,也就是 #3+#4 = 20,000 元
- 失業補助,假設公司希望你是自願離職,所以願意付這筆錢 45,800 * 60% * 6 = 164,880 (勞保的最高投保薪資是 45,800 元)
換言之,公司要為這位員工一次性付出 384,880 元,這可是員工 7~8 個月的薪水啊,公司資遣員工真的「有賺嗎」?
員工的隱形成本
如果你有開過公司或者聘請過員工,你會知道請一位員工的成本絕對不止是薪資而已。
- 勞保的雇主負擔:月投保薪資×12%(勞就保費率)×70%(雇主負擔比例)
以投保薪資 45,800 來說,雇主每個月要負擔 3,847 元 - 勞工退休金:雇主要負擔實質月薪的 6% 做為勞工退休金
50,000 元薪資的退休金就是 3,000 元 - 健保的雇主負擔:月投保薪資×5.17%(健保費率)×60%(雇主負擔比例)×(1+平均眷口數0.57)
健保沒有 45,800 的上限,最接近的級距是 48,200,雇主每個月要負擔 2,347
以上三種「月消費」總額是 9,194,佔了月薪的 18.4%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聘請一位全職員工還可能有團體保險、個人電腦、電話費、辦公室租金、福利委員會費用;更不用提招聘費用、培訓費用、管理成本 (還有年終獎金與 bonus 之類的額外支出)… 雖然各公司規定不一,但與上述三點加總起來,公司為一位員工付出的總成本常常可以達到月薪的 40%。也就是說,月薪五萬的員工,公司每個月實際上要為他付出約七萬的成本。
所以,對公司而言,前述的資遣費用大約是 2~3 個月的成本。
Taking the bath
這個詞是我在上財務課時學到的術語,但在實務上使用非常頻繁。
“Taking the bath” 指的是企業在進行裁員或其他成本削減措施時,故意將損失或成本誇大,以便在未來擺脫這些負面影響。
具體來說,企業可能會在財務報告中列出大量的額外費用或損失,這些費用可能包括補償金、失業保險和其他與員工解雇相關的費用(例如裁員時的律師費);儘管這些費用實際存在,但企業可能會故意將這些費用誇大,或者乾脆把不相干的費用一併計算進來。
與此同時,再將同期間的業績「做」得差一些,把所有的 dirty stuff (例如呆帳) 一併在相同月份或季度反應,讓各項數字一次爛到谷底,之後就可以像「浴火鳳凰」般死而復生。(就像徹底洗了一次澡一樣,也是這個詞的來源)
判斷方法:檢視公司裁員後的那幾個月業績有沒有不尋常地往下掉
根據以前老師的說法,”Taking the bath” 不是一個道德的行為,因為這種做法可能會誤導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使他們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錯誤的印象。
裁員對財報的影響
就算企業不使用 “taking the bath” ,裁員對財務數字仍有正面效益。
圖片來源:https://shortcuting.com/fundamental-income-rate/
上圖是公司賣出商品或服務,收到「營業收入」之後一路轉化為「稅後淨利」的過程;業界常常提到的 EBIT 就是營業利益,若是 EBITDA,則會把折舊部分再加回來。
其中,員工(例如工程師)的薪資多半被列在營業成本裡,而其他的隱形成本則會列在營業費用;至於裁員造成的支出,例如資遣費、律師費等等,一概被列入業外損益。
因此,裁員之後可以看到的立即效果是,營業成本跟營業費用大幅縮減,而投資者最看重的數字跟指標,其實是 EBIT (營業利益),反應出來的就是公司的營運績效變好了。
至於裁員造成的費用,通常都是一次性的支出,過了這個村,到了那個店就看不見了… 至於現金流的衝擊,那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裁員對只看數字的股東或投資者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
結論:裁員不是萬靈單
我能理解企業裁員的決定,特別是在追求短期利益的情況下,裁員確實可以減少成本並提高利潤。但是,長期來看,裁員可能會對企業的營運產生負面影響。
首先,裁員可能會破壞企業的文化和士氣。對於保留工作的員工來說,裁員可能會導致對企業的不信任感和擔憂,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和士氣。此外,如果企業一再裁員,這可能會導致專業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的離職,進一步削弱企業的實力。
其次,裁員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如果企業裁員過度,可能會削弱企業的研發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進而影響企業長期的市場地位和收益。
最後,裁員可能會對企業的品牌聲譽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企業對待被裁員的員工不當,或者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行動,這可能會引起公眾的不滿和批評,進而損害企業的品牌聲譽。
總之,裁員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公司高層仔細考慮長期和短期的影響,以制定最佳的策略。企業應該尋求平衡成本節約和維護員工和企業長期利益的方式。
#我不敢說我不會裁員,只是我會先檢討自己
#不要用粗暴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同事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可以參考: 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感謝J哥精闢的分享。
#粗暴的裁員真的大可不必
感到失望,以前提到前東家會覺得很驕傲,現在真是一言難盡。
確實最大的隱形成本就是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