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階思考」讀後感

面對多變的市場,跳脫黑白思維,才能看見無限大的價值

我沒有聽過股癌 Podcast,但是知道這是台灣排名第一的理財頻道;沒有聽股癌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只做指數型投資,幾乎已經完全不從事主動投資,所以覺得沒有聽的必要。不過,身為第一名的 Podcast,一定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我特地去找了它的電子書來閱讀。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適合投資新手的書籍,作者謝孟恭是一位財經 Podcaster,他以幽默風趣的口吻講解投資理財,深受年輕人喜愛。本書彙整了節目上分享過的精華,搭配許多財經界的故事和各路投資大師的觀念,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入門。

要把艱深的投資觀念講得淺顯易懂,需要經過一番功夫,而作者很輕易地達成了這點 (這應該也是股癌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他用白話文解說投資原理,並搭配許多生動的例子,讓讀者能夠輕鬆理解。

全書分成三個部分:

  • 第一部分:排除常見的思考偏誤

作者在第一部分指出,投資者在做決策時,往往會受到各種思考偏誤的影響。這些偏誤會導致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決策,例如追高殺低、盲目跟風等。

  • 第二部分:廣納多元思考的心態

作者在第二部分強調,投資者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廣納多元意見。不要只聽信單一的消息來源,而是要多方查證,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 第三部分:實際付諸行動的叮嚀

作者在第三部分提供了一些投資實務上的建議,例如用試水溫的方式開始投資、適當做好資產配置,並且建議如何主動選股等等。

我覺得這本書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作者的表達方式,在每一章的開頭都用一個簡單易懂的生活小例子做為開場白,不僅很快地吸引到讀者的眼球,也同時把章節裡艱深的投資觀念用白話文講得淺顯易懂。

第一部 掃雷:掃除阻礙思考的常識

  • 挑戰常見迷思

投資人間常說「漲多必跌,跌多必漲」,但實際情況是:(1)股票漲得越多不一定就會跌,有些公司的競爭壁壘很深,能夠持續、穩定地長期成長;(2)股票跌得越多也不一定就會漲,當公司的營運和競爭力持續出現問題時,可能會一蹶不振。

別戀上股票。根據美國市值前3000大企業加權計算出來的「羅素3000指數」,自1980年以來漲幅已超過七十倍,但在這驚人漲幅的背後,僅有7%的企業做出貢獻,反而有40%的企業市值下跌了七成以上。選對股票的報酬可能驚人,但選錯股票的懲罰也很嚴重,別將所有籌碼壓在一家企業上。

  • 不盲從權威

小心股市中的騙徒。許多媒體和網路上的財經專家自稱能夠預測股市走向,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老師」最終要賺的是學費。許多人在面對選股壓力時,往往希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甚至有些人貪心想找到一夕致富的方法,但往往事與願違。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股市節目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大盤是很難被打敗的存在。根據數據顯示,美國市值前500家企業的市值「標普500指數」已連續十年打敗了85%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因此,剛踏入股市的新手最好從「定期定額投資大盤市值型ETF」的策略開始,站在大盤的肩膀上,先勝過絕大多數的投資者,然後逐漸提升自己的投資眼光和技巧。

不要外包你的思考。作者生動地比喻,人們經常在病急亂投醫時,把路邊邪廟當成神廟。然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度」。專家或老師的建議必須自行消化吸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 警惕同溫層的陷阱

避免深陷同溫層。人類長期演化形成的「群性」使我們習慣於團結內部成員,對外部成員則不客氣,甚至抱有敵意。投資方法和策略多種多樣,如果太過於執著於某一策略,並與同溫層內的人一起取暖,往往會忽略其他多元觀點,錯過潛在警示,這對投資並不利。

我會想,「自己是否過於執著於被動式投資呢?」

加入新的同溫層。這意味著走出舒適圈,對不熟悉的事物先進行了解,然後才發表評論。就像美國作家費茲傑羅曾說過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否同時在頭腦中擁有兩種相反的想法,但仍能正常行事。」有時,刻意讓自己擺脫意識形態的桎梏,試圖理解「反面」立場的觀點,使自己能夠掌握不同的觀點。

第二部 備糧:建構判讀的作業系統

  • 善用加工知識

隨著數位時代的蓬勃發展,資訊的爆炸已經不僅僅是洪水般的氾濫,我們每天接觸到的「加工知識」也越來越多。作者提醒,僅僅吸收加工知識可能導致偏頗和知識不全面,必須將加工知識視為一種「索引」,利用它們找到資訊的來源。

尋找資訊來源是重要的。許多優秀的加工知識生產者會在文章內、文章末或影片註解中附上資料來源,若要避免「斷章取義」的現象,就必須投入時間,找到資料的最初來源。與其聽別人講述巴菲特今年又說了什麼,不如直接閱讀他親筆寫的股東信。

  • 贏家的特質

樂觀,但不天真。這裡所指的樂觀不是天真浪漫的,而是對「風險」本質的理解,預料到前方有許多「驚濤駭浪」,但心中清楚在長期趨勢下,人類社會將持續「進步」和「成長」的樂觀態度。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短期波動,什麼又是長期成長。

耐心,穩中求勝。在現代社會中,耐心這一品質越來越稀有。巴菲特曾說:「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後獲得的。」他深知投資報酬來自於「時間」加上「複利」,也就是他著名的「雪球理論」。當投資者急著進出,雪球就無法滾大。

行動,承擔風險。最近我讀到德州撲克冠軍選手吳紹綱的《致富強心臟》,作者提到成功需要「承擔更多風險」,並將風險控制在「安全邊際」。應用到投資也是如此,我們要認識到「風險」比「報酬」更重要,承擔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但不要失控),這樣才有機會獲得甜美的報酬。

  • 保持質疑

質疑是一種求知的態度。作者認為保持質疑的態度就像繫上一條「安全帶」。2020年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上的一位20歲美國青年,由於誤解交易規則,以為自己虧損73萬美元,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事實上,他並未虧損那麼多,只是因為沒搞清楚規則,也沒向券商進一步詢問細節,才導致憾事發生。

求證是必要的行動。在資訊發達的現代,人們習慣依賴網美打卡美食、景點推薦,甚至連投資標的都要「跟風」。然而,當我們不對細節進行求證,甚至不了解自己在跟隨什麼或買什麼時,很容易成為股市中的「韭菜」。懂得綁上質疑的安全帶,自己去求證事實的人,可以在投資路上更穩健、更安全地前行。

第三部 上陣:面對多變的市場

  • 從了解自己開始

了解自我是投資之本。有本書提及一個作者去面試特斯拉銷售員的故事。面試官要求每位應徵者試圖「賣給他一輛特斯拉」。結果,每個人都竭盡所能,背誦特斯拉的性能、規格和特點。令人意外的是,沒有人問面試官買車的用途是什麼,家裡有幾口人。在投資之前,如果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投資「目標」,很容易迷失方向、心猿意馬、心慌意亂。

投資沒有萬能解。每種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回報可能各有不同,每個年齡層、每種職業背景的投資方式也不盡相同。投資並沒有一個完美的「公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最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策略。與其問哪種投資標的最好,不如問哪種投資策略最適合自己。

別忽視風險接受度。我們都知道股市波動大,但時常低估了當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在帳面上「大跌」時的心理反應。這讓我想起《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中一句話:“投資人無法控制回報,但可以管理風險”。重要的是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市場,實際感受波動帶來的情緒,了解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進而思考如何管理風險,採取適合自己的策略。

  • 不要把噪音當作訊號

財經界充滿亂象。在這個多頭市場中,許多自稱能夠「預測未來」和「事後證明」的投資專家,或者那些口口聲聲「言之有物」的投資大師。這些噪音常常勾起人的貪念,認為這次專家大師可能會說中,讓人心存侥幸。然而,噪音始終是噪音,跟隨噪音行動,有時會獲利,但更多時候會失敗。

接受多元且持續修正。即使選定了某種投資策略,也不應固步自封,要保持對最新市場信息的接收,並對策略進行微調和修正。我很喜歡的《跨能致勝》中提到:“最成功的策略是將看似不同的情況連接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持續接受多元意見,異中求同,是打造成功策略的不二法則。

  • 先炒人生,再炒股

人生如同擲骰子,很難一次就豹子。投資朋友可能聽過這句玩笑話:“本多終勝”。一開始擁有龐大「初始資金」的人,即使以同樣的投資報酬率,往往會勝過初始資金較少的人。正如前文所述,你無法控制「回報」,但你能控制的是「提高累積本金的能力」。無論是加薪、轉行、創業,都能幫你獲得更多資本,讓你在市場上擲出更多次骰子。當你能多擲幾次骰子,且持續久,你就提高了骰中豹子的機率。

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投資。與其一味關注投資報酬率這種「不可控」的因素,不如努力投資自己,這才是唯一「可控」的因素。在《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中有一個很棒的投資觀念:“真正擁有無限成長潛力、讓你更快達到財務自由的,是創造更多的收入”。投資自己,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投資。

結論

黑白之間都是灰,找到無限價值的所在

我很喜歡這句話。投資上不應該只有主動與被動投資這兩種陣營,投資人可以依據自己的經驗與風險承受度做各種嘗試;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也一樣,也應該擁有無限的多元思考,而非陷入同溫層的陷阱。

據說作者在股癌節目裡也是大力推薦市值型的 ETF,例如台股的 0050 和美股 VTI,突然讓我覺得跟作者有了親近感。而在本書裡,作者的確希望所有投資新手先從市值型 ETF 開始,而且要愈早開始愈好,這跟我的投資理念也是非常相似的。

簡單地說,這本書非常適合投資新手,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適合入門的投資書籍,我推薦你閱讀《灰階思考》,不僅能幫助你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也能提升你的投資素養。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