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3 更新
有個小伙伴問到 00631L 這支 ETF,以下是她提出的問題: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0050 大概翻了兩倍,
但 00631L 這支台灣五十正二翻了快六倍;
而在 2022 的熊市中,00631L 好像也沒有跌得特別凶
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本文試著了解什麼是 00631L,為什麼大盤上漲時它可以漲得比 0050 多,大盤下跌時卻不見得跌得比較多?文末試著了解什麼情況適合買這種槓桿型的 ETF 以及可能的缺點。
疫情期間股市快速上漲,疫情過後股市一路下滑,這種幾乎不回頭的走勢,正是槓桿型 ETF 表現優於指數的重要原因。
00631L 是什麼?表現如何?
00631L 全名是「元大台灣50單日正向2倍基金」,從名稱中可以看出兩個重點:
- 它追蹤的標的是台灣五十指數,與 0050 相同 (所以績效才會拿來與 0050 相比)
- 利用期貨之類的衍生商品做為槓桿,試圖達成兩倍的單日報酬
請注意,是兩倍的單日報酬,如果把時間拉長成一個月或一年,並不保證報酬同樣是兩倍
這位小伙伴提到疫情期間上漲跟 2022 熊市下跌,我找出了三個明確的日期來比較,分別是
- 2020/3/19:疫情間台股的最低點
- 2022/1/17:疫情之後台股的最高點
- 2022/10/25:2022 台股熊市的最低點

從以上的表格可以得到以下期間的報酬數字

的確,00631L 在疫情期間翻了快六倍,在2022 的下跌中,只跌了 51.3%,雖然也是不少,但相較於台灣五十報酬的負 33.96%,好像沒有跌到兩倍,這是怎麼回事呢?
槓桿型 ETF
通常,這類宣稱會有兩倍報酬的產品指的都是「單日兩倍報酬」,而非「年度」兩倍報酬。
(基金名稱裡也是這麼說的)
也就是說,如果台灣五十指數今天上漲 1%,00631L 當日應該會上漲 2%,
但如果台灣五十指數一年上漲 10%,00631L 就不保證會上漲 20% 了
(可能多、可能少,看下面分析)
這個網站有很清楚的圖示,我就借花獻佛整理如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到該網站看更詳細的資訊。
左邊是一般人以為的「正向兩倍報酬」,但實際狀況是右邊,差別是單日與持有期間。

我們用兩種情境來做個實例探討
情境一,持有期間指數大漲

假設指數連續兩天都漲 10%,從 100 漲到 121,累積漲幅是 21%
但兩倍的槓桿的兩天累計漲幅是 44%,漲得比預期的兩倍更多
反向 1 倍的 ETF 則是累計下跌 19%,下跌幅度比預期跌得要少

情境二,持有期間指數來回震盪
(有上漲也有下跌,最後指數幾乎不動)

你可以看到指數先是上漲 25% 到 125,再下跌 20%,跌回原本的 100, 在震盪之後指數回到原點,持有指數的投資人沒賺也沒賠; 但兩倍的槓桿還有反向 1 倍的 ETF 結果卻很不一樣,如下圖

指數投資人在震盪回到原點之後,沒有賺也沒有賠;但是,持有兩倍槓桿和反向一倍 ETF 的投資人卻以下跌 10% 收場。
結論
趨勢是槓桿的好朋友,但震盪卻是壞朋友
在2020 疫情期間,全球股市就像坐火箭一樣,一飛衝天,事後回頭看是很明顯的上升趨勢; 再從今天回望 2022 年的股市,也幾乎是一路下滑、幾乎沒有反彈的熊市。
所以,槓桿型的 ETF 會表現得比指數要好,這也是為什麼你看到 00631L 幾乎翻了六倍,但同時間台灣五十報酬指數只有 2.3 倍;同樣的,2022 的熊市也讓 00631L 表現得比預期好 (並不是 0050 下跌幅度的兩倍),這幾乎是教科書式的範本。
如果你很確定接下來的趨勢是一路向上,就可以選擇桿桿型的 ETF (不僅僅是上漲,而是超過兩倍 報酬的上漲); 如果你跟我一樣不確定未來的走勢,選擇正常的指數型 ETF 可能是個比較安心的選擇 (另一個考量點是費用率,00631L 的費用率是台灣五十的好幾倍…)
最後,在 00631L 的公開說明書裡也說得很清楚了

本基金不適合長期持有,飲用前請三思…
你會想買這種槓桿型的 ETF 嗎?歡迎留言告訴我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可以參考: 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謝謝JJ的分享~
最近有 財經版主 在推廣 槓桿型ETF ,感謝分享與釋疑。
不知JJ大 能否分享 生命週期投資法 的 看法與見解呢?
我正在看一本生命週期投資法的書 “生命周期投資法-讓你退休無憂的理財智慧”
但是看了頗久,裡面有些想法我認同,但有些作法可能會對新手造成傷害
簡言之,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槓桿型投資 (例如 2X 美股或是 2X 0050)
而且知道它的優點及缺點,我認為在年輕時可以做一點積極性的投資
但是,如果你不清楚它的原理跟可能的傷害,最好不要隨意碰觸
至於我自己,雖然沒有碰槓桿型的投資,但是我十年前有陸續用信貸來買 0050,也算是另類的槓桿
有機會再寫一篇借錢投資的優缺點好了
寫了四篇文章討論生命週期投資法
有空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