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八月底開始實施 FIRE 計劃,匆匆間已過去了四個月,這四個月來全球股市曾下跌到今年的最低點,十一月再大幅反彈 15%,上沖下洗好不熱鬧;最後,2022 年的全年股市大約下跌兩成,我在前一篇文章有檢討過今年的投資績效。本文主要是來看看採用 3% 提領率的台灣退休人士,在過去的幾個月的狀況如何,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一般退休採用的是 4% 提領率,但我使用的是較保守的 3% 提領率)
各類資產過去四個月的表現
- 台股過去四個月下跌了 3.5%
- 美股幾乎沒有改變
- 非美國市場 (歐洲、日本、新興市場) 小幅上漲
- 債券小幅下跌
整體資產在過去四個月減少了三個百分點 (1000 —> 972),在整體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我覺得這樣的表現符合期待,而且可以接受。
(表中列出的是台幣計價的資產, 2022 美元大幅升值,所以換算成台幣之後損失似乎有縮小)
很多理財書籍提到退休規劃時,用的是 4% 提領率法則,最佳的期望是資產每年可以增加 7%,而我們從中提取 4% 出來使用,整體資產不僅沒有減少,還可以稍微打敗通貨膨脹、微幅成長。
然而實際情況卻與理論大不相同,以 2022 全年來說 (如果在年初就退休),退休人士遇到的是 20% 的資產下跌 (即使考量債券組合,也是 18% 的下跌),手中的 1000 萬資產跌去 200 萬,到了年底還要提出 40 萬做為隔年的生活基金,對退休資產是雙重打擊。
所以,理論歸理論,實際執行時的心理壓力是旁人難以想像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要採用相對保守的 3% 提領率的原因)
FIRE 計劃可以改善的地方
在九月初實施本計劃時,就已發現債券的比重過低,而台股的比重過高,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做轉換 (可能永遠沒有合適的時機),年底的再平衡應該是個調整的時機而我卻仍然在觀望,這點是今年可以改善的地方。
2023 Q1 的調整
0050 已公告配股 2.5 元,預計一月底除息,三月初發放股利 (又是二十幾個工作天,而且這次沒有過年做藉口)。屆時手上的現金剛好剩下不多,可以視情況做調整。
此外,這一季會從美國券商移轉部分的現金到台灣。我投資美股已經快 15 年,從來沒有從美國匯錢回台灣的經驗。之前曾經辦過 Firstrade 的提款卡,可以順利從台灣的 ATM 提領台幣,但只是幾千元的現金,證明金流的確可行。本季會試著提領大額美金回台灣,看有沒有窒礙難行的地方,以及會發生的手續費金額供大家參考。
ps. 元大投信公告配股已改為 2.6 元,且在 2023/3/7 發放股利
ps2. 2023 一月已從 Firstrade 順利匯美元回台灣的銀行
如果你剛到這裡,可以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匯美金回台灣
邁向 FIRE – 2023 二月
邁向 FIRE – Oct, 2022
邁向 FIRE – Sep, 2022
邁向 FIRE 的準備 – Aug, 2022
退休人士 碰到熊市 身心的確會很煎熬
但對於還在業內可以在投入的人 來說 卻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
對啊,真的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
只是很多人沒辦法用這個角度去看
或者,白白錯過了這份禮物
您好,
感謝您無私的分享.
想請教,就您的資產配置表,其中債劵只佔約2成,似乎與一般的投資書籍對退休人士的建議:50-50 or 110-退休年紀. 有蠻大的差異. 想了解您當初是如何決定退休後的資產配置表的各項資產的比例. 謝謝!
我在去年想要離職時,有點想拉高債券的比例,例如 25% or 35%,但錯過了那個時機,結果 2022 股債雙跌,就暫時按兵不動了
依照一般的理論,股市的比例大約等於 (110 – 年紀),所以債券的比例就是 100 – (110-年紀) = 年紀 – 10
我目前快 50 歲了,所以理想的配比應該要有 40%
不過,我一直有想要回去工作的打算,所以暫時不會把債券的佔比拉到太高
只是你說的沒錯, 20% 的債券對退休人仕來說的確太低了,這也是我今年努力的目標之一,希望先拉高到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