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一篇如何累積第一個百萬,文章列出了七個步驟,幫助社會新鮮人快速累積資產,解鎖第一個百萬成就。如果你手上已經有百萬台幣的現金,該如何投資呢?
在看過許多視頻、文章並結合自身的經驗之後,我歸納出三個步驟及一個提醒供大家參考。
步驟一:還清高利貸款
當今社會不再認為借錢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甚至,可能還會有過度借錢消費的狀況。我曾以為只有美國人會欠卡債,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事實上,在聽到幾個身邊的朋友無法每個月償還全部的信用卡餘額之後,我意識到借錢消費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的現象。
如果你有未償還的高利貸款(每年利息 5%+),例如信用卡債、車貸及信貸,身邊的一百萬應該優先償還這些借款,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投資可以保證你每年有 5% 以上的穩定報酬。所以理財的第一步應該是理債。
如果你身上還有利率 2% 左右的房貸,該不該提早還清呢?畢竟,許多理財專家都說房貸利率很低,應該把閒錢放到投資報酬率更高的地方才是最佳的理財方式。
假如你已經把「可以還房貸的錢」放在投資報酬率更佳的標的上,當然可以繼續保持下去;但如果你遲遲不敢投資,只能把錢放在銀行裡等機會,一等就是好幾年,我會建議你先把部分房貸還掉。這麼一來,你不但省下了利息,也避免身邊的錢被通膨不斷侵蝕。
如果日後真的遇到了投資的好機會,再跟銀行借出來也不遲。
步驟二:善用高利活存、定存
如果你身邊有一百萬台幣不知如何投資,我大概率可以判斷你對風險持相對保守的態度。保守沒有什麼不好,在 2022 年熊市來臨時,保守型的投資人比起積極型的投資人「多賺了」20~30%,這種穩定感是非常實在的。保守的投資策略可以提供一定的風險控制和資金保護,使你能夠更穩健地應對市場波動。
因此,身邊的閒錢在還完高利貸款之後,應該優先選擇銀行的高利活存與定存。各銀行會不定期推出各種存款優惠,建議投資人可以定期檢視各銀行的優惠利率和條件。
以下是我從 Google 上找到的幾個利率不錯的銀行方案,投資人可以自行參考:
定存與活存的利率雖然不高,但是絕對安全,投資人應該善用各銀行提供的額度優惠。
步驟三:all in 指數型 ETF
在投入股市之前,其實還有個債券可以選擇,而我比較推薦美國債券;只是一百萬的資金在扣完前兩項的配置之後規模太小,不適合投入債券市場,所以我建議直接投入台股指數型 ETF
還完高利貸款、也把部分閒錢放到銀行的定存與活存之後,剩下的部分就應該開始投資股市了。
我曾經寫了一本小書,詳細地介紹了為什麼應該投資指數型 ETF,以及該購買哪一種 ETF;同時,我還寫了4 個常見的 ETF Q&A,所以,此處就不再贅述。
我想強調的是,錢放在銀行看起來最安全,但長期下來卻是最危險的投資方式;如果想要擊敗通膨,讓你辛苦賺來的錢在十多年之後能慢慢長大,股市仍是不可或缺的選項。趁著年輕,趁著資產還不多的時候進入股市,建立起正確的投資觀念,等你的資產慢慢變大時,才能正確且有效地管理大筆資產。
一個提醒:不要以小搏大
很多人認為當資產有限時,應該冒著風險追求高報酬,或者利用各種槓桿工具 (例如期貨或是選擇權)來幫助自己快速累積財富。如果賠了錢,好聽一點叫「繳學費」,或者「賠也賠不了多少」,「年輕就是本錢,跌倒可以再重來」等等;我無意反駁這些說法,只想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
年輕時,我也接觸過期貨和選擇權,並認為小額損失無妨,只要掌握了投資的聖盃,賠掉多少都一定可以賺回來。但事實絕非如此,通常是賺了多少,最後都連本帶利賠了回去。一直到 2009 年我開始學習被動投資,使用指數型 ETF 和資產配置之後,我的投資生涯才步上正軌。
我常常在想,如果年輕時就能掌握正確的投資方式,培養正確的投資觀念,選擇適當的投資工具,我就能夠避免很多彎路。那些年少輕狂所賠掉的金錢,有可能為我積累更多的資產。
結論
人生的第一桶金得來不易,雖然我們無法靠一百萬退休,但萬丈高樓平地起,所有的資產都是從第一個百萬累積而來,因此,正確地投資第一個百萬非常重要。
如果你有任何高於 5% 的高利貸款,應該優先考慮還清;接著可以參考各銀行的優惠活存與定存,幫自己的資產先找到一個安定的家;最後,建議將剩餘的資金投資於股市,特別是指數型 ETF。長期來看,股市仍然是擊敗通膨、實現財富增長的不可或缺選項。
最後要提醒大家不要以小搏大。許多人認為當資產有限時,應冒著風險追求高報酬,所以會利用各種槓桿工具來快速累積財富。然而,這種做法通常只會帶來更大的損失,而且失去了學習正確投資工具的機會。
最後,以上的步驟和建議主要在幫助手上已經有百萬台幣現金的人投資理財。只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因此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應該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目標進行評估。謹記建立長期的投資策略,謹慎處理資金,並不斷學習和調整自己的投資知識和技能。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可以參考: 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