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真的值得信賴嗎?(下)

美股失落的十年

最近常常聽到新聞裡說,「這是 1970 年以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標普上半年跌逾20%,創1970年以來最糟表現」或者「美股實質利率轉負,創 1970 年來新低」,到底 1970 年代的美股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歷史。

這是 1979 年 Business Week 雜誌的一個封面:
標題是,「股票之死,高通膨是如何摧毀股票市場」

在 1970 年代,美國深受高通膨之苦。如果你從 1970 年開始投資股市,經過十年之後,累積的名目報酬大約是 82.99%,也就是年化報酬 6.23%,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這十年間的通貨膨脹率曾經達到二位數,當時的聯準會主席 Paul Volcker 不得不把利率升到 20% 才勉強把通膨壓下來。所以在扣掉通膨之後,這十年的美股實質報酬率是 -2.2%,年化報酬是 -0.22%,代表這十年的投資完全沒賺錢,甚至還賠錢,難怪會有「股票之死」這樣的標題出現。

你有沒有覺得跟今年的觀點有點類似?通膨創下四十年來新高,聯準會一年內升息了十幾碼都壓不下來,股市進入熊市,接下來的十年會不會重演 1970 年代的停滯性通膨?我沒有水晶球,無法預測接下來的股市表現,但有許多投資大咖開始預測美股會走入失落的十年。

美股憂慮 恐陷失落的十年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

有趣的是,就在 Business Week 刊出這篇報導之後,美股接下來走出史上最佳的報酬。如果你在 1979 年看到股票已死的言論之後進場投資,從 1979 到 2019 這四十年的累積名目報酬率是 9626% (四十年上漲 96 倍),年化報酬是 11.81%,即使扣掉通膨,實質的累積報酬率也有 2661.99%,年化報酬是 8.43%,絕對是美股的黃金年代。

雖然歷史資料告訴我們股市的長期報酬比債券或定存好,但沒有人能夠保證長期下來一定是正報酬。1970 年有美股失落的十年, 1990 則有日股失落的二、三十年,接下來不知道哪裡會再繼續失落。所以,分散投資不只要投資同一個市場裡的不同股票 (利用全指數 ETF 來達成),也要分散投資到不同的市場 (例如美國、歐洲,亞洲與新興市場)。

退休時遇到股市失落的十年,會怎樣?

我的退休假設是:
1) 預計退休後要生活四十年 (而非傳統的三十年)
2) 每年提領率是 3% (而非傳統的 4%)

雖然歷史不會完美重演,但模擬各種可能的情形,可以幫助我們掌握各種狀況,對未來更有信心。我想了解這失落的十年如果發生在退休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最後一個十年,對退休資產會有什麼影響。這邊需要借助 FICalc 這個工具來進行模擬,我們可以假設四位投資人,分別在 1940, 1950, 1960 及 1970 年退休,除了退休的年份不同,失落的十年順序不同,其餘的參數完全一樣:

  • 退休時間:40 年
  • 初始退休金額: 100 萬 (可自行調整,但要配合每年提領金額,確保提領率是 3%)
  • 每年提領金額:3 萬 (提領率 3%),跟著通貨膨脹率調整
  • 股債佔比:股票 70%,債券 30% (手續費使用預設值)
  • 每年重新做一次股債平衡 (重新回到 70:30 的比例)
  • 使用四組報酬資料: 1940~1980, 1950~1990, 1960~2000, & 1970~2010
退休年份初始資產 (萬)資產餘額(萬)4% 提領率的餘額備註
1940~198010015473最後十年遇上失落的十年
1950~1990100492375
1960~200010027966
1970~201010018435一退休就遇上失落的十年

好消息是,如果你使用 3% 提領率,這四種狀況都能安全度過,而且最後的資產餘額都比初始資產要高。如果你是退休的第二個或第三個十年遇到這種極端狀況 (而非一開始或最後才遇上),你的資產還會翻兩三倍(這是報酬順序風險 Sequence Risk of Return 的結果,有機會再來聊這個話題)。

我同時做了一個 4% 提領率的計算與模擬,在稍高的提領率之下,這四種情況仍然可以讓你安全度過退休時光,只是,你的資產餘額會比初始資產要低 (四種情況裡會發生三次)。尤其是一退休就遇上這種極端情況,你會看到自己的退休金不斷減少,最後只剩 35%,心中難免惴惴不安。不過,你才剛離開職場,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你仍然可以重回職場,或是找一些兼職工作來彌補股票下跌的損失。

結論

回到一開始的標題,長期投資真的值得信賴嗎?我的答案是 『YES』,縱觀各種投資工具,股票仍然是長期投資的最好標的,只是有幾個原則必須把握:

  • 你是真的想要長期投資,還是只是暫時住進了套房?
  • 分散投資標的,持有市場指數型基金而非單押某幾檔個股
  • 分散投資市場,不只投資你所在的國家,更要投資全世界的主要市場
  • 時間上的分散,不要試圖 time the market,而是在較長的時間段裡持續買進,累積資產
  • 資產配置,退休時至少有 30~40% 的資產放在債券部位,並且每年執行再平衡
  • 讓時間的複利為你工作,不要在熊市時離開市場

~is-long-term-investment-trustworthy-2~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