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作者是 Burton Malkiel 和 Charles Ellis,聽其名可能不太熟悉,但兩名作者的著作卻是赫赫有名:「漫步華爾街」與「擺脫永遠的輸家」,是投資人必讀的經典之二。兩位作者對投資世界的研究與經驗加起來超過百年,這本書卻用意簡言賅的方式,用不到兩百頁的小書(真的很小),讓讀者在兩個小時之內就可以把投資的奧義完全吸收,非常推薦一讀。
全書分成五章,從儲蓄、指數化、分散投資、避免犯錯,一路談到如何保持簡單的投資組合,並且提供實作;作者深入淺出地為投資新手指出一條投資正道,只要照著執行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就算是投資老手也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啟發,檢視自己的盲點。(很明顯地,兩位作者是被動化投資與資產配置的奉行者。)
第一章:儲蓄
若你沒錢投資,就甭談要賺取 2%、5%,甚或 10% 的報酬率
一切從儲蓄開始,這是所有投資書籍的起手式,也是針對美國讀者的投資忠告 101,先前的文章就有特別提過儲蓄的重要性。書中有一段話「儲蓄的過程及其結果,使我們在現在與未來都擁有更多的選擇自由」,我覺得這個選擇的自由就是儲蓄與投資的最重要意義,你可以確保自己從事最優先、最重要的事,不會因為沒錢而犧牲。
幾個重要的原則書中都有提及:避免信用卡債、及早開始儲蓄、善用複利的力量、神奇的 72 定律、避免衝動式購買(要列購買清單,而且只買清單上的東西)、記帳等等,作者也列出了省小錢跟存大錢的妙招,我覺得所有人都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話說回來,美國人的消費能力實在驚人,反應出來的就是超低的儲蓄率,我們也要感謝美國人”無私”的付出,世界經濟才能持續向上。
第二章:指數
作者一上來就明確地指出,沒有人懂得比市場多,一般投資人不行,專業的基金操盤手也不能;所以,乖乖地拿市場報酬其實是最簡單、最聰明、也是最有效的投資方式。因此,作者強力推薦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 (費用是投資人唯一能控制的項目),例如投資在 S&P500 的被動式指數型基金,台灣的投資人則可以考慮 0050 或 00692 (台灣部分是我自己加的)。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真的無法打敗市場,拿到優於大盤的報酬嗎(那些表現良好的基金經理人呢)?的確,有些主動型基金偶爾會擊敗大盤,但是:
- 打敗市場的基金所「贏」的,比不上被市場打敗的基金所「輸」的 (有點拗口)。主動型基金就算有贏,贏的也不多,長期下來輸多贏少,總結之後還是比不上大盤指數。
- 就算主動型基金真的擊敗了大盤,這”多的”報酬率也不會進到投資人口袋,因為投資人不論盈虧都要付出高昂的投資費用,最後與市場績效一比較,仍得到遜於市場的報酬率。
- 可能真的有某些基金可以長期擊敗大盤(例如巴菲特的基金),但你永遠無法事先知道是哪些基金,而事後諸葛的結果往往是追高殺低(例如 ARKK 基金)。
PS:如果你有稅務上的考量(例如資本利得要課稅),指數型基金的低周轉率可能對你更有利。
PPS:如果你真的喜歡自己選股或擇時買賣,作者建議可以拿一點點的資金自行操作(純粹滿足炒股的欲望),但大多數的資金還是應該放在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裡(作者自己就是這樣做的)。
第三章:分散投資
如果你在 1990 ~ 2000 年任職於安隆公司 (Enron),並且把所有的退休金押寶在公司的股票上面,你可能會享有短暫成為富豪的錯覺,之後你會明白一項非常重要的投資法則:分散、分散、再分散。
分散投資各類股票、各種資產、各個市場,並且分批布局
分散投資各類資產
我們熟知的資產包括股票、債券與不動產,在通膨高漲的年代,黃金與原物料也成為重要的投資資產。但是,就以多數人熟悉的股票為例,它也包含了科技、傳產、航運、觀光、能源、生物科技等眾多類別;這時,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就是投資人的最好朋友,它集合了成千上萬名投資者的資金,買進涵蓋數百支股票的投資組合,它替投資人收取股利及處理複雜的會計帳務,所需的費用也分攤到所有投資人頭上,成本相對低廉,是分散投資的最佳標的。
分散投資各市場
如果你是日本人,過去三十年來只專注在日本的股票及債券市場,那麼,你會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國家的投資人享受豐碩的投資成果,相比之下,自己的投資績效會非常淒慘。所以,除了我們最熟悉的本國市場之外(例如台灣或是美國),適度地投資各國的股票市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本書是寫給美國人看的投資書籍,所以身為外國人的我們必須適度進行調整。我的建議是一半的資產(或者更低)要投資在自己國家的股票市場上,另外一半資產則參照各國家所佔的世界經濟比重調整;或者,更簡單地平均分配到世界各地區也可以。例如,身為台灣投資人,50%資產放在台灣股市(0050),剩下部分除以四(各佔 12.5%),一份投資到美國,一份投資到歐洲市場,另一份投資到亞太成熟市場,最後一份則投資在新興市場。如此一來,我的台灣市場佔比會跟新興市場有所重疊,比較講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行微調,但不必搞得太複雜,簡單清晰就好。
分批布局
除了空間上的分散之外(投資到不同的資產及不同的國家),時間上的分散也很重要。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是利用自己的工作收入進行投資,所以,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可以有效地達成時間上的分散投資(但是要持續不間斷地投入,千萬不要因為進入熊市而中斷投資)。如果你中了樂透或者繼承了一筆財產,把一大筆金錢在幾年內分散投入各類資產中會是比較適合的方法(如果真的中了樂透,相信會有一堆理專搶著幫你規劃,記得要買指數型的基金就好)。
定期再平衡
再平衡 (rebalance) 算是資產配置的定期檢查。假設你偏好的資產配置是 60% 股票,40% 債券,在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可能會失衡。例如股票大漲,你的股債比變成 70:30,或者像今年股市大跌,股債比變成 50:50,這時就必須賣掉超過比例的資產,買進低於比例的另一種資產。
說來容易,執行起來卻是非常困難。就以今年股票大跌 20% 為例,你必須賣掉虧損比較少的債券 (是的,債券今年也是下跌),買進所有人都不看好的股票市場,這需要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強大的信心做為支撐。相對地,如果是去年底 (2021年) 股市大漲的狀況,要賣掉有獲利的股票相對容易一些,但同樣需要克服人性的貪念,把有可能會持續上漲的股票賣掉,轉而去購買過去幾年表現一直都很不好的債券。不過,各項研究都告訴我們,定期執行再平衡長期下來的風險比較低,而且會為你的投資組合帶來略高的長期報酬率。
第四章:避免犯錯
投資新手能夠完成書中前三章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投資成績了,第四章可以算是進階版的投資忠告。
過去兩年 (2020 及 2021)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大牛市,更重要的是,身邊的許多年輕人開始接觸股市,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儘早開始儲蓄及投資),我記得好幾年前我還必須大力鼓吹投資的重要性,但現在每個人都可以聊上幾句股票經。不過,許多「少年股神」的出現卻是個嚴重警訊,太多人覺得股市是個賺快錢的地方,好像每個人都可以借錢去買賣股票,甚至進行無本的當沖,這就是書中提到的嚴重錯誤之一:「過度自信」。兩年來的牛市讓投資人分不清運氣與技巧的差別,誤以為自己可以靠著投資維生,甚至靠著投資致富;今年以來的大幅回檔,應該讓不少人正視到股市的風險了。
書中還提到一些投資老手常犯的錯誤,建議投資人可以參考,看看自己有沒有犯下類似的錯誤。在投資的世界裡,真正能夠賺的多、賺的久的人(例如巴菲特),都是錯誤犯的少的結果。
第五章:保持簡單的投資組合
作者在最後一章建議了不少投資標的及投資方法,任何一個美國券商都可以滿足這些投資需求。不過,有些標的比較適合美國人(例如稅務考量);有些標的年代久遠,現在已經有了更好的替代方案;有些還必須考量投資人的年紀及風險偏好,所以,沒有唯一的標準,只有適合與否。話雖如此,一些簡單的心法還是值得參考:
- 儘量採用被動式的指數型基金
- 費用是報酬率的減項,愈低愈好
- 各類資產的持有年限愈長愈好,最好是永遠
- 不要在意短期的市場波動,堅持你的投資計劃
簡單但清楚的一本投資入門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