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 萬退休金,十年後不夠用

退休金
退休金

這篇 2400 萬退休金在十年後發現不夠用的文章反覆出現了好幾次,文章中的論述沒有太大問題,「吃不窮、穿不窮、不會規劃就一輩子窮」也說得很好;但是,十多年前存到 2,400 萬之後還不能退休,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是真的不夠用?還是不懂得規劃?又或者,只是一篇偏離事實的誤導性文章?

退休後的各項支出

很多文章都提到所得替代率的概念

所得替代率的計算,基本上是以退休後的收入作為分子,而以退休前之薪資收入作為分母。

大多數的計算都假設退休後的替代率低於 100%,也就是退休之後的花費比退休前要少。這是很合理的估算,因為少了上班所需的各種費用,例如置裝費、通勤費和應酬費等等。只是,提早退休的 FIRE 族,可能 40 幾或 50 歲就離開職場,他們退休後的月支出不見得會少多少。

除了規劃之內的各種費用之外,退休之後還可能會有意料之外的支出;例如,房子可能已經老舊,需要各式各樣的修繕費;身體可能步入中年,各種保健支出或是醫療費用可能會超出原本的財務試算;突如其來的高通膨可能讓基本生活費逐步走高,甚至擔心出現停滯性通膨。

不論哪一種「意外」,對退休族都是嚴重的打擊,因為退休金的「收入」成長有限,但「意外支出」不斷湧現,會不斷侵蝕退休金,導致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因此,我在多少退休金才夠?裡提過, 4% 的提領法則其實是個過於樂觀的假設,至少要採用 3% 的提領率才比較安全;甚至,要保持一點彈性,像原文裡提到的開 UBER 就是一個選項。

2400 萬的退休金足夠嗎?

回到文章裡的主角,在 43 歲時存了 2,400 萬就急流勇退,離開職場,究竟是不是個正確的選擇呢?從有限的事實判斷,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幾個我不理解的地方:

  1. 「主角 43 歲時退休,現在快要 60 歲,有一個女兒才剛上大學不久」,代表退休前一兩年才生了一個小孩,一家三口的花費,一年至少要 100 ~ 150 萬,即使用最寬鬆的 4% 提領法則,也需要 2,500 ~ 3,750 萬才夠(用保守的 3% 計算則需要 3,300 ~ 5,000 萬),所以 2,400 萬元當然不夠。
  2. 主角原本住在民生社區,後來因為房價比較便宜的緣故,搬到淡水去了。如果主角原本沒有買房,原本的 2,400 萬退休金要包含房租費用,更顯得不足;如果一開始就是有房階級,換屋到淡水之後可以套現一筆現金,但退休金卻仍然不足,很明顯是沒有計劃或者花得太兇了。
  3. 從文章撰寫的年份及主角已經退休 17 年的事實,主角應該是 2005 年左右退休的,中間雖然經歷 2008 年的金融風暴,但只要堅持股債資產配置,再加上每年再平衡,原本的退休金在扣除每年 3~4% 的花費之後,應該至少翻了兩倍,不太可能有退休金不足的困擾。
  4. 「當時賺到的錢,因為後面這10多年的開銷,加上自己到處玩,竟然沒算好」,從這裡可以看出主角應該是缺乏適當規劃,2,400 萬的退休金可能都在定存或現金部位;每年吃老本的結果,就只能看著退休金一天天減少,最後只能在六十歲的年紀出來工作。

我很能認同作者最後的結論,不要用現在的物價去推算 40 年後所需的花費金額,每年 2~3% 的通貨膨脹率其實是個很合理的預估,千萬不要被前幾年的低通膨 (甚至通縮) 給誤導了。那麼,這代表我們要工作一輩子都不能退休嗎?究竟要如何合理地規劃退休金呢?

合理的退休金規劃

退休金的規劃,最好能達成以下幾點:

  • 生活費長期下來能跟得上通膨 (假設一年通膨 2~3%)
  • 穩定地供給每年生活費 (透過股利、債券利息或者賣出部分資產)
  • 資產不要出現一年超過兩成以上的減損 (心理壓力會很大)

如果我是文中的主角,我應該會這麼規劃:

  1. 假設一年需要花費 100 萬,我會用 3% 的提領率去估算退休金的金額,換言之,我需要存到至少 3,300 萬才能退休。(考量到四十多歲就退休,甚至要存到四千或五千萬。)
  2. 這 3,300 萬的退休金會被分配到股市和債券的資產配置中,可能是 70:30,也可能是 60:40,考量到退休時只有四十幾歲,後面還有四十年的退休生活,所以股市的比重不能太低 (至少 50%,之後再隨著年紀增加來調整)。
  3. 3% 的退休提領率代表第一年只能提領出 100 萬元來當作生活費,每年再根據通膨做適當的調整;例如今年的通膨是 2%,那麼隔年就提出 102 萬來做生活費。
  4. 同時,也要定期檢查總資產金額 (大約半年一次),例如 2022 年股債同跌,總資產可能一年減少了 15%,這時必須做適度的資產再平衡;而且,當年的花費也必須更保守一些,避免讓熊市把身邊的退休金過度消耗。

從過去的歷史看來,這樣的退休金規劃應該可以順利度過連續的熊市,退休族所需要的只是一點耐心,等待牛市歸來,讓資產回升。當然,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如果退休金真的消耗太快,退休後找一份工作可能是不得不做的選擇,就像文章裡的 UBER 司機一樣。

結論

退休金的規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考慮多項因素,包括預期的支出、通貨膨脹率、資產配置和提領率等等。FIRE 族常用的 4% 提領率只是個簡單的開始,我建議所有想要提早退休的上班族應該尋求專業的財務建議,並且制定個人化的退休金策略。

能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並且一直做到老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透過合理的規劃和持續的監測,我們還是可以提早離開職場,盡早享受退休生活並且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可以參考: 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多少退休金才夠?
提早退休的缺點
財務自由的那一天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