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來聊聊幾個大公司:蘋果、微軟跟亞馬遜
(以下並非財務建議,請不要依此買賣股票)
春節期間看到這則新聞,說蘋果的財報救了跌跌不休的美股。先聲明,我不是果粉,我是從 ipad2 開始接觸蘋果的產品,一台一萬多元的 ipad,幾乎可以取代筆電,用來看網頁、影片,跟使用一些很棒的 APP, 我覺得那是我用過最超值的電子產品;從那之後,我們家一直擁有一到兩台的 ipad。 後來工作上需要多了解 Macbook Pro,所以入手了一台蘋果筆電,從微軟陣營轉到蘋果筆電是很大的挑戰,不只各種按鍵的位置不一樣,各種應用程式跟檔案整理方式都要重新學起,但是在接觸了 Macbook 之後,我開始被蘋果生態系綁架,iphone 取代了 Android,Apple TV 取代了第四台,再來是 Airpods & Apple watch,我真的不是果粉,但手上的蘋果產品就是越來越多。
我想,蘋果的護城河在於軟硬體的完美整合,我的各種檔案或照片可以無縫地在筆電、手機和 Apple TV上讀取,手機上剛下載的 app, 也會同步到我的 ipad 上;而 Airpod 可以在筆電跟手機上近乎無縫轉換,也讓我覺得非常神奇。前一陣子發現的「接力」功能,更可以讓我在手機和筆電間複製、貼上一段文字,完全不需要依賴第三方APP。所以,儘管 iphone 已經飽和,很難再有高成長率,但APP Store 加上軟硬整合的實力,還是可以讓蘋果持續稱霸。
至於微軟的護城河則非常明顯,office 365 說要漲價,大概沒有哪個企業有拒絕的權利(即使是 Google 的 workspace 已經做得不錯了,仍然不是 office 的對手);除此之外,Teams 已經輾壓 slack,成為企業線上協作的最佳選擇,還有高速成長的 Azure 跟遊戲訂閱制等,這些明星產品都讓微軟的未來成長無可限量。如果說蘋果是個人 3C 的霸主,那麼稱霸企業界的公司非微軟莫屬。微軟全力擁抱訂閱制之後,那個曾經垂垂老矣的一代拳王已經走出完全不一樣的路。
亞馬遜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飛輪效應建立起來的零售帝國,如果你在美國想要線上購物, 亞馬遜幾乎是繞不過去的選擇(便宜、方便、即時),再加上它的 Prime 會員跟 AWS,亞馬遜的護城河也是堅固得難以想像,完全不輸上面提到的蘋果跟微軟。舉例而言,在物價上漲的通膨時代,一般人的薪資如果沒有同步成長,需要削減支出時,往往會從”非必要”的支出開始動手;這些原本被視為非必要的支出,居然紛紛傳出漲價消息:office 365 要漲價,NetFlix 要漲價,連亞馬遜的 Prime 會員也要漲價,但是客戶的流失率非常低,代表這些項目已經從非必要的支出,變成了民生必需品,對競爭者而言,都是一道道不可逾越的護城河。
只是,這個時代的競爭是殘酷的,辛苦建立起來的護城河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擊。以這則新聞為例,美國的參眾議會很有可能會針對這些科技巨頭進行反壟斷打擊。如果各應用程式可以差別訂價 (在網站上付費比較便宜,從App Store 付費比較貴),蘋果可能再也收不到 30% 蘋果稅;甚至,如果使用者可以從網站上下載 apk 檔案自行安裝 (sideloading),而不是一定得從 App Storee下載,那麼蘋果可能會完全喪失蘋果生態圈的控制權,上述的護城河就會一夕間消失… (當然,一切都還在討論中)。所以,把資產押寶在某一間公司上的風險是非常高的,即使這間公司再怎麼成功也是一樣。
因此Apple and Google 才會極力反對此法案
但Microsoft 確是同意的
所以整個的生態會不會因為這樣的法令而改變,是後續值得觀察的😄
提案人希望藉由更開放的環境制造競爭,對 user 帶來更多益處,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不論是 Apple 的 app store 還是 Google 的 play 都是他們辛苦創造出來的平台,冒然地全面開放可能會讓以後的企業家更不願意做創新的事業;當然,我可能是錯的,只要有利可圖,創新者會前仆後繼而來。